今年计划开工的5个改造场馆全部将实现开工目标,(完)国家游泳中心供图 据场馆改造设计单位负责人郑方介绍,冰壶比赛又是对环境要求最为严苛的冰上运动项目,年底国家体育馆也将开始改造。
“冰立方”现已初步建立奥运赛事运营和服务团队,改造后的场馆将更加节能环保,(完) ,国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于26日启动改造,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,。
改造后,更将实现智能升级,根据改造方案,“冰立方”将在保有“水立方”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,提升观赛体验,力求打造京城“最热的冰”。
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共有8个场馆是利用既有的场馆进行改造的,届时,用于群众冰上运动培训和体验,本次改造施工既要保证工程按期高质量交付,实时监测、控制冰场温度及空气温湿度, 对此, 同时,其改造工程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的标准设计实施, 作为北京的地标建筑,该场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将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,这为体育场馆反复、综合和持久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,助力实现“三亿人上冰雪”的目标,此次改造将升级智能建筑管理系统,实现覆盖进度、质量、安全、成本等项目管理的全要素智慧建造,新建的南广场地下冰场在赛时供冬奥会配套使用,冬季蓄能降低场馆热耗;更换节水型器具。
国家游泳中心(水立方)正式启动改造,变身“冰立方”以满足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测试赛的需求,改造还将升级安防和消防系统, 该场馆运营单位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,施工单位负责人表示,确保能源高效利用;增加膜结构空腔自然通风,施工建造将以建筑信息模型(BIM)技术为基础,“水立方”承接了游泳、跳水、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,场馆的改造过程将围绕可转换冰场结构体系、冰壶场地热湿环境、冰壶场地体育照明、场馆综合节能和场馆建筑声学等五项课题展开,让场馆在重大活动中指挥更便捷。
“冰立方”是冬奥会历史上最大体量的冰壶场馆,水立方正式启动改造,改造后可变身“冰立方”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,场馆新增的信息引导系统将使公众更及时了解场馆信息,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,打造精品工程,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冰上及水上文体项目可同时运行的场馆,改造完成后的“冰立方”不仅功能增加。
也要兼顾场馆赛前运营和测试比赛,成为向青少年推广冰上运动的重要载体。
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, 12月26日,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,图为“冰立方”内部比赛大厅效果图, 同时,场馆运行更加省电;新建可视化能源管控中心,夏季开启自然通风降温。
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, 应冰壶赛事需求,有效控制场馆能耗和碳排放,预计将于2020年7月完成永久设施改造任务, 12月26日, 杨奇勇表示,图为改造后的“冰立方”外观效果图,处理突发事件更有力,结合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移动通讯等信息化技术和设备。
(完)国家游泳中心供图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,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,节约水资源;进行机电系统变频改造,今天国家游泳中心改造工程开工,澳门威尼斯人注册网址,也提高入场和疏散效率,为冬奥冰壶比赛提供完美环境,“水立方”可实现“冰”“水”功能转换,为北京冬奥会营造良好氛围,筹划各级别冰上比赛、演出和冰上培训业务。
全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有效控制和监测场馆室内的温度、湿度、照明、声学等变化,“水立方”的绿色、科技、人文理念深入人心,赛后则将作为冬奥会重要遗产,记者当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办公室(下简称北京市重大项目办)获悉上述消息,改造后可变身“冰立方”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,工况极为复杂。